查看原文
其他

我的大学转折点 | “成长留声机”第34期

小RUI 晓南心语 2023-01-30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

湖北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


 晓南说 


2021年的7月,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毕业生的感谢信


信中的她,感激咨询师的陪伴,她说咨询这让她慢慢理解并学会了接受不确定性,也相信人拥有力量。


此外,她还写下了咨询过程及所思所想,在此分享给大家,愿仍在中南大的你有需要时也可以找到晓南,找到心理中心。



我的大学转折点

文/小RUI



毕业了。


回想大学生活,我一直将大二下作为故事的转折点。其中,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给予的帮助让我始终感激。


作为小小的回报,我决定将记得的咨询经历记录下来,希望能给需要的人参考:



01 向外求助


19年的冬末春初,我打通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。因为我隐隐觉得目前遇到的变故和一系列困难跟以往不同,不是自己咬紧牙关可以挺过去的。


接电话的同学询问了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,随即温和地问我:


“情况是否紧急,紧急的话可以优先安排”。


我努力从紧张和无助中抽出一丝理性,回想了一下自己近期的状态,回答了“不紧急”。



02 初遇文沁


不久之后(忘记是一周还是两周了),我第一次踏入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大门。


那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文沁楼——以往它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幢与上课无关的、格外矮小的房子。





咨询室是温暖清新的色调,让我瞬间放松不少。告知首次咨询的注意事项后,老师让我开始讲述。


犹豫片刻,我决定说出那个对我影响巨大的变故,没想到话没说完就开始控制不住地流泪。


还记得老师严肃而关切地问了第一个问题:


这种状态持续多久了?是这段时间都这样,还是因为来到这里环境比较放松(所以会这样)?



03 在讲述中被接纳


后来我讲述了近期的挫折,包括在那次变故中对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的愧疚、自责(由于涉及到部分隐私,用词较为模糊,请见谅),以及学习上遇到的瓶颈。


在对话、对视中,我感觉到老师对我的尊重和接纳,所以我也坦诚地告知对自己的种种不满。


比如,我对重要的人心存愧疚,是因为我曾经对TA态度冷淡,因而TA的不幸中有我的一份责任。


我在学习上遇到瓶颈,是因为胜负心过强,失去了当初的好奇心,在夺取各种光环中迷失了自我。不知道如何处理复杂的关系、如何面对竞争,又如何适应大二开始多任务并行的生活——这些问题纠结在一起。


但在老师的引导下,我尝试着一件一件地梳理它们。






04 自我觉察的开始


之所以说是“我”梳理它们,而不是“老师”梳理它们,是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,反思和改变的最后一步要由自己完成。


一开始我想依靠他人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,后面发现,不仅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答案,更多情况下可能是没有答案。


当时我习惯了处于优势地位,不能接受一些活动和竞赛结果的未知。随后老师问及我为什么参加这些活动,我才逐渐想起了初衷:是对新事物的好奇,而非对胜负的执着。





冷静下来回望自己的种种选择,譬如尝试不同的事物、做有挑战性的事,我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:明知它们背后是高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,但我仍然选择了尝试。


或许这就意味着在潜意识里,我是不抗拒甚至喜欢不确定性的。说来简单,但当时我花了很长时间理解“不确定性”,至今也未能完全参透。这是一次自我觉察的过程。



05 从觉察到反思


而至于那次变故,我和老师一起仔细分析了我感到愧疚的深层原因,以及我目前能够做什么。


我开始觉察到长期以来我与特定人形成的相处模式,还有生活中的一些积极因素。


比如身边的一个人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坚强,TA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正常运作,TA还保持从前的爱好,用行动默默地传递生活终会回到正轨的信念,等等。


尽管我不认同对方的某些人生态度(后面的咨询中也对这段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单独讨论),但这并不妨碍我在这件事上看到TA的坚韧,并发自内心地敬佩和学习。我比从前更知道如何从别人的身上找到力量,而不是直接依赖他人。






06 跳出“是与否”


聊到竞争,我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:资源和机会的矛盾永远存在,且人外有人,那为什么机会一定是我的呢?


记得老师沉默片刻,以同样的问题反问:“是的,为什么非你不可?”我一时有些错愕和不满。


后来我意识到,这种情绪可能意味着我本来期待着被夸奖,希望知道机会总属于我……可这是真实的吗?是我想要的答案吗?


竞争的议题又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,越大的平台意味着越多的不确定。


直至咨询结束,我们也未能找到这个问题的“解决方案”。有非我不可的理由,比如方法、灵感与付出,也有反面的理由,如时机、竞争对手的实力等等不可控因素。我艰难地承认,确实不是非我不可。


在往后的竞争中,这句“为什么非我不可”减轻了不被选择的恐惧。


我开始更主动地思考做某件事的动机、这件事情本身的乐趣和我能够到达的水平,而非像一件商品一样,只有“被选择”和“不被选择”两种命运。







咨询进行了4次左右(回忆可能有偏差,但能够确定是3次以上)。每一次走出咨询室,我的困惑都少了一些。


虽然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——课业的繁重不减、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减,但是应对它们的我发生了改变。



本文为“成长留声机”栏目读者原创。

作者是小RUI


如果你也有心灵成长的故事

想讲给大家听,

请联系QQ:

1873103608(晓南心语)。





长期征稿:

一个人的故事,一群人的不孤独 | 晓南心语 长期征稿

♪ 来把你讲给我听 ♪ 趁现在青春年华 请扫码,收下晓南的夏日邀请。


相关阅读:

我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是什么?

不完美的青春

成长不是孤独的远行

当我和室友竟有三小时时差

想要的生活

不愿表达的爱

对自己和现状的不满,真是不争的事实

他们很好,他们又很坏

孩子,喝啤酒的时候别想妈


推荐阅读:

TA说:想到你们在文沁,就很安心~ 中南大一对一心理咨询启动!

@2021级新生 成长之路乘风破浪,心理中心为你伴航!

外貌蕉绿,不分男女

大学,究竟该怎么过?你是怎么找到方向的?

过来人交的“大学”考卷。

点开凡尔赛的朋友圈,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,当时我就自闭了!

你一个证,他一个证,我也来一个?

我(玩)先(会)睡(手)了(机)...



本期“助力晓南”成员亮相:

排版:@哔哔兔

摄影:张惠容 张敬 范学文 吴凌 郭子瑶 



今天是2021年9月10日,@晓南心语 祝各位老师、心理咨询师节日快乐,向您致敬!比心❤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